(登於2015年10月10日 星期六 诗华日报《新月版》。是参加10月份证文题目“中秋节”。)
每逢遇到中秋节的前夕,我会在街上的一些商店里看到一盏盏的灯笼。看到它们,那总会让我情不自禁地想起童年时的一盏灯笼。
当年住在乡下山芭没有水电提供的地方,我们的生活过得很平淡。平常的娱乐,除了会在先父亲自挖掘的游泳池里游水玩乐外,其他的时间就是爬各种果树採果子。
从来不知道有灯笼这种东西的存在!
会知道它,还是因为上小学念书之后的事。课外书里的灯笼是好看的,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及款式。那个时候,也不会想要提灯笼什么的。后来,见到邻居小朋友,在中秋节夜晚时拿着买来的灯笼在赏月,我们才想着要一盏的需求。
可是家里小孩子多,父亲不想花这种钱。
几个哥哥见了就异口同声地说:“我们自己做吧!”
说着,四哥,五哥跟六哥就拿了一把巴兰刀及两支小刀走出大门,他们走到下坡的竹丛里。见到四哥砍下几条很长的竹。五哥跟六哥就帮忙把一节节的竹砍成短型的,然后去掉皮之后再把竹条砍成细条型。我站在一边不敢动,曾经跟母亲及二嫂去砍竹荀时而弄来一身的痒。我皮肤敏感,从此,就不敢再碰任何竹的叶子!
话说哥哥们把竹条放进麻袋带回家,放在楼下的石灰地上。此时,我们作小孩子的都到书房里帮忙拿报纸及有颜色的纸张。哥哥们就把纸糊在竹条上。糊这个东西,应该是姐姐在事前自己煮成的。
当天晚上,我们几个手足各自都分到了一盏。
那可是我生平中的第一盏灯笼!心里是高兴的。跟街上买的灯笼相比,是有点不同的。我们的灯笼比较粗糙,竹条的大小也不平均。最主要的还是它的纸张。但是我们都很满足地提着玩。父亲在旁看了也很喜欢。
我记得灯的中间放着一条白色的小蜡烛,摇摇不稳定的样子。我喜悦地在庭院里快步地走着。只一会儿功夫,我的蜡烛就倒下了。我急忙把灯笼放在庭院里的泥土上。一下子,灯笼的纸就被烧得精光,只剩下四方形的竹架。
其他的手足们看了我的惨局后,就比较小心地提着灯笼走路。我呢,只有以羡慕的眼光看着他们玩,他们应该是过了一个愉快的中秋节!有的灯笼还留到隔年用呢。
婚后有了孩子。到他们懂事后,也开始要求我们买给他们灯笼玩。那些灯笼可漂亮了,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型及花朵的。蜡烛放在中间还有东西托住不会倒。
近几年来的灯笼,也开始用电灯泡来发光。
而我却会记得我曾经有过第一盏灯笼的这回事!
(写於2015年8月15日,即日邮寄。)
(注:9月29日询问之下,才得知编者没收到稿件,而且10月份的版位已满额。重新邮寄此篇去《文苑版》,希望还有机会见到白纸黑字。前一天被通知说:“刚好今日的《新月版》还有空位。” 真是天助我也!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