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onday, June 25, 2007

(864) 看书一族

(2005年12月27日 177期笔会) RM16

看书一族

在一次文友相聚的餐桌上,一个资深的男文友问我:“长竹,你看了什么书?我猜想你是个不看书的人,对不对?”
这一句一模一样的话,我在十多年前曾经听过。那个时侯,我念的是一间私立中学。我的英文老师是来自印度。她一向不看好我,原因无它:因为我在她教导下,数次的英文考卷上都是红色的。然后在每次九号会考前,我们考生都要考一次英文考试。不论考及格或不及格,学校当局都会从英国剑桥处拿到一张咖啡色的纸片。我考不及格。第二年重考。在我等九号会考考试成绩放榜之时,我跟班上一个很谈得来的女同学一起去那印度老师的家探望她。问及会考的考卷问题时,那印度老师以铁定的口吻对我说:“长竹,你有看英文书吗?没有!对不对?我知道你是个不爱看英文书的人!所以你的英文底子很差!”
尽管我那女同学在旁帮忙讲话:“长竹有看书的。她看很多书。”
可是,躺在床上休养(当时我们是去探望她的病)的老师却一直摇头。
(到至今我还会记得她那不屑一顾的眼光)
十多年后的今天,我又被问同样的问题。我听后十分不知所措。过了好一会儿,我才拼出话来。
“我没有看什么书。我的书是杂杂的。什么杂志都看。对了!我喜欢西马的一个女作家的书。”我讲出了该女作家的名字。
“你怎么可以看她的书?她是闭门造车的人,会受到影响的。你可以找一些外国的翻译书看。”另一个老前辈指正我。
说实在的,我是看杂志长大的。
(幸好我没说出我时常看那些封面是粗的,但内容并不见得的书,不然在座的文友们会不会视我如怪物?!)
最初的时侯,就喜欢看那些由香港出版的儿童刊物。后来,隋着年龄的成长,我从“海豚”到“学报”、“新潮”、“风采”,三毛、琼瑶、张曼娟等。
一直以为会涂写如我,会因为看很多种类的书而引起的兴趣。却不料,原来那些越著名的写作者,他们看的书是外国名著来的。都是一些像莎士比亚等等的书。
去年就遇到一个男作家。问他可有书借给我看。以为他在我住的小市镇做工的,会比较容易把他的书借给我。那里会想到他看的书都是外国书。
“你会不喜欢,我看的书很广的。有文学的、宗教、哲学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、武侠等。你要看吗?”他边驾车边问我。
哗!我听了后差点昏掉;那些再严肃不过的书,我未翻开就要昏昏欲睡了。那里还要向他借来看?我忙对他说我不要了。
另一个是电脑奇才的文学家也是。别看他称他自己为无神论者,却去翻看圣经书(还看了好几回,为的是要查出它的背景!)、佛书及可兰经。不过,跟他聊天时,他满脑子都是学问,真是佩服他。
也遇到一些从来不看书的文友,连报纸都没买的。可是他们能够写出一篇又一篇的小说。实在令我又羡慕又敬爱的。
所以说么,会看书的人也未必是写作的能手。有时,是靠创作者亲身体验才得来的宝贵内容。
我看杂志。看小品文,乃是因为它们是我的精神食粮。我极少去学习作者们的写法和文句。这应该是我看书的缺点!

(2/2/04)